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几千公顷的荒山,几十年的时间,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一个人,一棵一棵,一块一块,一片一片全部种上了树,用自己的双手和坚毅将荒芜的大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在 1987 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佛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绘的“一个平凡的人热爱大地”的精神,给人们以更多的启示。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篇小说。【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能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理清故事的情节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3、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4、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作者简介】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1895 年生于法国南部马诺斯克小镇,家境贫寒。16 岁辍学到当地一家小银行谋生。20-24 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作品有《人世之歌》《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为电影。由其作品改编的动画片《植树的男人》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1932 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 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背景链接】《植树的牧羊人》这部短篇原是让•乔诺 1953 年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这部作品后来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文体知识】本文的文学体裁是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按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指人物、情节和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还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文题解说】课文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同时又让人产生一系列:牧羊人为何要植树呢?他的成果如何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字词积累】1、字音字形废墟 l(xu)慷慨(kdngkai)干涸(he)坍塌(tdn)酬劳(chou)呼啸(xiao)滚烫(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