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二次转型 :学习 IBM好榜样2009-09-27 08:54:28千龙网“2004 年前,我们受松下影响比较大。2005 年以后, 我们受 IBM 影响比较到大。 ”直接操盘长虹二次转型战略规划的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说。松下和IBM,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的企业和一家转型信息服务业的企业,影响到了长虹的战略设定。头顶“中国国企第一位博士后老总”光环,复出 5 年来,身兼长虹电子集团和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赵勇很低调。5 年过去了,长虹在手机、冰箱、等离子屏等领域频频试水,但消费者是否认同其产品却存留疑问。在其主业上, 长虹向电视机行业的上游延伸,在市场上的液晶屏彩电大有压倒等离子屏彩电的趋势下,长虹却投巨资发展等离子屏。不禁让人捏把汗。2009 年,按照赵勇的规划,这又是长虹向服务业转型的“元年”。长虹转型的逻辑究竟是什么?长虹会赢吗?造屏:突围产业困境回首 2004 年,赵勇接手的长虹内忧外患。技术出身的赵勇敏感意识到,一场产业革命即将到来。长虹所专注的CRT(纯平显示器)日渐式微,平板电视浪潮涌动。赵勇考虑的是,发展平板电视,液晶、等离子面板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韩日企业之手,韩日政府对液晶、等离子等平板技术输出作出严格限制,有可能使企业陷入“引进即落后,再引进”的怪圈。其次,动辄数百亿元的投入,中国企业承受不起,面板技术也缺乏研发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勇作出决定,联手彩管生产企业彩虹集团投入60 亿元巨资冲进等离子面板生产制造领域。“包括很多员工都不能完全理解赵总的这个决定。”阳丹说。“长虹决定造屏是2006 年,那时 CRT彩电不像今天这样危急,很多人认为中国9亿农民,这么大的市场怎么说没就没了,不可能的。甚至还有专业人士认为CRT永远不可能消失的,谁想到它会以每年超过17%的速度在递减。”长虹规划发展部部长陈晔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但赵勇有他的逻辑,“不做面板就等于放弃平板电视制造。”如今来看,随着长虹等离子屏彩电的上市,以及全行业屏缺失困境的凸显,“TCL、康佳、创维也表达出与长虹合作的意愿”。赵勇说:“我们开始投资的时候,有很多人质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长虹可能做对了。”赵勇的逻辑是,进军上游,掌握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不仅可以掌握“产品定义权”,还将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地利润回报。但另一方面, 在市场上的液晶屏彩电大有压倒等离子屏彩电的趋势。“这是长虹此举最大的风险性。”家电专家刘步尘分析。很多人问长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