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史》读后感道教学专业研究生“中国道教史研讨课”教学计划20XX-20XX学年下学期安排第七单元道教在南宋与金的发展、改革及道派分化一、阅读书目1、《中国道教史》第三卷第八章。2、《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一、二章。3、陈垣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华书局1962年版。陈垣编纂《道家金石略》所收南宋金元的碑帖,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342-1228页。4、《甘水仙源录》卷1、2,《道藏》第19册第722-741页。5、《金莲正宗记》卷1-5,《道藏》第3册第343-365页。6、《龙虎山志》卷6,《藏外道书》第19册第419-636页。7、《道法会元》卷198、227、253,《道藏》第30册第250-259、412-422、555-558页。8、《净明忠孝全书》,《道藏》第24册第620-653页。9、《重阳全真集》,《道藏》第25册第689-768页。10、《重阳立教十五论》,《道藏》第32册第153-154页。11、《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道藏》第25册第798-806页。12、《重阳教化集》,《道藏》第25册第768-790页。13、《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至卷四,《道藏》第33册第111-139页。第1页共9页14、《海琼问道集》,《道藏》第24册第202-211页。15、《修真十书杂著指玄篇》第1-8、《修真十书玉隆集》卷31-36,《道1藏》第4册第605-633页、750-771页。二、学习时间:三周(2月23日-3月16日)三、思考题:1、南宋以后道教为什么发生分化。怎样分化。从整个道教发展史的状况看,它与北宋以前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为什么南北宋分别属于道教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2、北方兴起的新道派(全真、真大、太乙)有些什么基本特征。它与过去的道教相比,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3、全真道对过去的道教作了哪些改革。为什么说全真道是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革新派。4、金丹派南宗与北宗有什么相同之点和不同之点。后来又是怎么合二为一的。5、净明道的特点是什么。是怎样产生或形成的。6、在南宋统治地区的符箓派道教的基本状况如何(包括原有的道派或新产生的道派)。和南宋以前的状况相比较,有无新的变化。7、南宋与金这段时间的道教改革主要表现在哪里。8、简要说明一下这段时间的三教关系和北宋去以前的情况相比较,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第八单元道教在元至明中叶以前的发展和贵盛一、阅读书目:1、《中国道教史》第三卷第九至十章。2、《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三、四章。3、《元史》卷202《释老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5册第4517-4533页。4、《明史》卷1-3,《太祖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册第1-57页。卷17-18,《世宗本纪》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册第215-251页。第2页共9页卷50《礼志》四,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册第1291-1312页。卷193《顾鼎臣传》、《严讷传》附袁炜传、《李春芳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7册第5115-5120页。卷196《夏言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7册第5191-5199页。卷226《海瑞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9册第5927-5933页。卷299《方伎传》,周颠、张中、张三丰、袁珙、张正常、刘源然等,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5册第7633-7658页。卷307《佞倖传》李孜省、邵元节、陶仲文、段朝用、龚可佩、胡大顺、田玉、王金、顾可学、盛瑞明等,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6册第7875-7904页。5、《长春真人西游记》,《道藏》第34册第480-501页。6、《玄风庆会录》,《道藏》第3册第387-390页。7、《磻溪集》,《道藏》第25册第808-844页。8、《大丹直指》,卷上、下,《道藏》第4册第391-404页。9、《甘水仙源录》卷3-8,《道藏》第19册第741-794页。10、《道德玄经原旨》卷1-4,《道藏》第12册第725-758页。11、《岘泉集》卷1-12,《道藏》第33册第179-281页。12、《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46-152页。13、《张三丰先生全集》,《藏外道书》第5册第378-638页。14、《明太祖文集》卷10。15、《道园学古录》,《藏外道书》第35册第1-432页。16、柳存仁《明儒与道教》,载《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09-8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共9页17、柳存仁《王阳明与道教》,载《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47-8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二、学习时间:四周(3月16日-4月13日)三、思考题:1、道教在元代为什么会全面发展。与元代统治者的宗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