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格律诗写作之章法(实例探讨)说到章法,无非就是起承转合。不错,这就是作诗的基本结构,同时其它文学体裁也类似。什么倒叙、插叙等只是多种变化而已,起承转合还是根本。 那么怎么入手呢?追本溯源,还是要看你作诗时是内发还是外发。内发,是由内而外,你本身的心情是悲伤、愉悦等,然后通过寻找景物,制造意境来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有时甚至可以是幻想的景致和意境,总之是为了契合,或者达到你想表达的志向或情感。外发,是你看到了什么,或者遇到什么,然后有所感悟,或者引起了你什么,你本无那种意境,是外界触发了你,让你有所思而为文。 那么,了解外发和内发有什么用呢?这里主要是为了给作品定基调,或者是对脉络上的考虑,基调定好更好下手,脉络通则诗意便通了。内发以我之情感付在万象之内,包括用景、用事等皆带着我的色彩,都要为我的情感抒发服务。外发以遇到的景、事等为基础,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情绪等。一个主观色彩浓,一个客观色彩浓。 有了大概的基调和初步的脉络,那么重要的一点就要来了,那就是要先搭骨架。如盖楼一样,图纸有了,地基有了,那么就要立框架了,然后才要砌砖粉刷。框架也就是结构,是我们探讨的重点。有句无篇也许不能成诗,但有篇即使无句也是诗,至少能成文。 起,有景起,如“清江一曲抱村流”;有事起,如“三年谪宦此栖迟”;有情起,如“花近高楼伤客心”;有问起,如“人生何处不离群?”等等。最为普通的当然是景起,或者事起,这是根据每个人的习惯喜好,以及特定情形来决定的,并没有什么标准可言。但是也不能随便乱来,什么凤头猪肚豹尾的废话就不多说了,主要还是从实际来探讨。以景起最好是眼前景,更容易描绘的生动;以事起最好是亲历之事,会更加的深切;造景、构事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容易贴切。大家会抱着虚拟的心理去读小说,但读诗会抱着真实的心理,所以即使是虚构的景或事也是为了真,起码要让人感觉合乎逻辑,最少要情感上的逻辑。可以不讲理,但要讲情。 起如同打井,要选好位置,瓦砾、沙漠等地不好打出水,所以要选择好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源。比如写景,你起码得想到与之配合的景致,想到远近、上下、里外、动静、大小等,必须要有个层次,因为要多方 位的描写,绝对不能只描写一点。写事也一样,不要把话说绝了,得留有余地,否则下面的承还怎么承?赋、比、兴等手法都可以用,关键是活,打个活眼。 第二句和第一句什么关系呢?简单也简单,是互为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