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析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参加性浅析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参加性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育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猎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学习的承担者,老师则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要实现这一活动的任务,不仅与老师水平、教学内容、设备有关,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本身的作用。即学生主体参加教学的程度直接决定教学活动的结果。而在新课标的思想政治课中,学生主体参加教学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不断去实践。 一、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参加性的分析 当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多数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不是发现式的。因而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多数是机械的,被动的。分析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存在着一种传统观念: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老师对学生单向的“培育”活动,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绕教转”。老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关系也变成了简单的“我讲,我听; 我问,你答; 我写,你抄; 我给,你收”。因此,“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替代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以致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全被遏制,使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 2、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化的影响。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这种传统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也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重学会、轻会学,从而使学生导入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再加上老师往往过多地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既忽视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也抑制了学生主体参加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 3、学生主体参加意识的影响。学生主体参加意识的强弱也是影响学生主体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老师抱、扶、不放心意识,认为学生自己学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自己讲才是最安全的,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老师有了一种依赖性。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思想政治颗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