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研活动方式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研活动方式 众所周知,“教研与科研是带动学校腾飞的双翼”。对于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更要抓住教研这一关键环节,确立进展、开放、综合、管理的观点,充分挖掘教研活动的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教研活动的多种功能,以加快老师队伍专业化进程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对教研活动功能与方式的讨论已刻不容缓。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研活动功能与方式这一课题的初步讨论。 一、进一步完善教研机制 针对以前教研运作机制形式陈旧单调、内容单一、运作乏力等弊端,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实施教研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为了确保教研活动的时间,每学期甚至是每个星期都要有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必须当作一项教学工作来对待,要求全员参加。每个人都必须发言,为每一次教研活动拿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来。大家坐下来共同探讨和讨论,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每次活动可以安排一个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结束后,大家进行修正和补充,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出一套最佳的方案来,在教学中实施和应用。另外,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活动记录,详细记载每次活动的时间,课题,参加人员及讨论的内容等。教研活动要讲求科学性、实效性,切忌流于形式。 2. 推行教研活动的激励性机制。为了激发老师教研的积极性,学校要设置出教研活动的各种奖项。专门针对全校的教研活动,评出先进教研组,最具创意和新意的教学设计,优秀教学方案和教研活动推出的优秀示范课等等。每学期搞一次突出教研活动下的教学大赛。大赛之后及时总结和表彰,向上级教育组织单位汇报学校的教研成果。对外推广学校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把讨论成果与晋级晋职挂钩。 3. 建构教研活动的开放、创新机制。教研活动要打破学校、学科和年级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限,要集思广益,综合各学科教研活动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学科教研活动的创新。如,理科要学习语文、英语、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优点,语文教学要学习理科教学中语言简练、逻辑性强的优点等。跨年级、跨学科的教研活动才有助于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进展和进步。这一点我们学校做得比较好。每周都要进行两次长达两小时的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的活动。每一学期,每个教研组,都必须通过教研活动推出能代表教研组最高水平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