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香菇栽培技术第一节 概述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菰、椎茸,是世界上第二大宗食用菌,也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一。一、栽培历史香菇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有800 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栽培香菇都用“砍花法”,是一种自然接种的段木栽培法。 一直到了 60 年代中期才开始培育纯菌种,改用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法。70 年代中期出现了代料压块栽培法,后又发展为塑料袋栽培法,产量显著增加。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香菇生产的第一大国。二、香菇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香菇肉质脆嫩,香郁诱人,滋味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佳肴和佐料。它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含有18 种氨基酸, 7 种为人体所必需。所含麦角甾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香菇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远远超过一般粮食、蔬菜和水果。故有“素中之荤”、“菜中之王珠称誉。香菇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 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香菇性平,味甘,能益气不饥,治风破血,化痰理气,益味助食,理小便不禁“。民间常用香菇辅助治疗小儿天花、麻疹及解毒,降血压、治头痛、头晕,预防感冒、防治各种粘膜溃疡,皮肤炎症,身体衰弱,牙床坏血及婴儿佝偻病。 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证明,香菇所含的香菇素可防止胆固醇过高;所含的1· 3- β - 葡萄糖苷酶有抗癌治癌作用,近期日本医学界报道, 香菇对防治艾滋病有较显著效果。故又将香菇称誉为“八十年代的菌星”。香菇多糖有抗肿瘤作用; 腺嘌呤和胆碱可预防肝硬化和血管硬化;酪氨酸氧化酶有降低血压的功效; 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干扰素产生,有抗病毒作用。 民间将香菇用于解毒,益胃气和治风破血。第二节生物学特性一、分类地位香菇在分类中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二、形态特征香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由无数菌丝交织而成。1.菌丝体:菌丝由孢子萌发而成, 白色,呈绒毛状,具横隔和分枝, 多锁状联合,粗 2— 4微米,菌丝不断生长繁殖,相互集结为菌丝体,呈蛛网状,菌丝体是香菇的营养器官,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和叶,香菇的任何一部分组织均由菌丝组成,取香菇的任何部分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都可萌发新的菌丝,菌丝不断生长, 一部分菌丝则在适当条件下发育分化成子实体,菌丝老化后形成黑褐色菌膜, 这种菌膜与香菇菌盖外部是同一种物质。2.子实体:子实体是香菇的繁殖器官, 相当于高等植物的果实, 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