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 正确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客观实在性原则,唯物主义一元论( 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运动和静止(1)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3)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5.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划分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 。这是因为,唯物主义本身正是人类全部实践所提供的普遍的必然的结论,不以实践为基础来确立的唯物主义不可能是真正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6.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首先,联系就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