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员的主观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安全生产论文驾驶员的主观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卫彦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各领域、阶层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与此同时行车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汽车驾驶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和操作者,驾驶员在行车安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由驾驶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在所有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所以分析驾驶员在行车安全中的影响意义重大。主要分析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主观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此外也提出了一些驾驶员应对各种情况的行车建议。关键词主观性;驾驶员;行车安全“主观性”指的是人的各种反应形式共同组成的体系,包括感觉、感知、表象的感性认识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考。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驾驶员的身体状况、驾车情绪、驾驶经验和文化素质。“驾驶安全”指的是驾驶员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行车过程中没有危险,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的状态。“主观性”与行车安全是紧密相关的。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感觉、感知,间接影响驾驶安全。同样的,驾驶员的理性思考和驾驶经验,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执行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驾驶安全。1身体状况对驾驶员主观性的影响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通过感观获取各种路况、车况信息。这些交通信息的来源比例如下:视觉80% ,听觉 10% ,嗅觉 2%,味觉 2% ,触觉 2% 。如果驾驶员无法获取准确的信息或者没办法进行正确的驾驶操作,就无法发挥主观性,无法进行安全的驾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所以,驾驶员生理状况的好坏,感官功能是否正常,与行车安全密切相关。影响驾驶员身体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如下三个: 1 )突发性疾病近年来,因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突发疾病造成的交通事故在所有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驾驶员常见的突发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塞、低血糖休克和中暑等。这些突发疾病及其症状给驾驶员带来的生理心理机能的失调会使驾驶员降低或失去应有的主观性,无法发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行车中,如果驾驶员遇到突发性疾病,可能出现剧痛甚至晕厥,极度紧张而不知所措,无法正常驾驶车辆,导致与其他车辆或道路固定物发生相撞,或碰撞到路边的行人、非机动车等。更糟糕的情况是,如果车辆正行驶在环山公路、高速路等危险路段,此时若驾驶员突发疾病而无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