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鹏之徙于南冥也导学案

鹏之徙于南冥也导学案_第1页
1/20
鹏之徙于南冥也导学案_第2页
2/20
鹏之徙于南冥也导学案_第3页
3/20
鹏之徙于南冥也导学案宝鸡市石油中学创建人:创建时间:修改人:李凌燕修改时间: XX311 使用人:李凌燕使用时间: XX311 《鹏之徙于南冥也》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句的准确含义,加强文言知识积累2、结合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3、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重点难点: 1、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2 了解寓言体的特点。3 理解孟子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学法指导:讲解法、诵读法、引导法时: 二时第一时一自主学习作者及作品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对现实不满,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他拒绝。庄子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我们仅能从《史记》和《庄子》中了解一点零碎的东西。他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笔汪洋态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庄子》共33 篇、内篇7 篇是庄子所作, 外篇 1 篇和杂篇 11 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善于虚构,十有八九是寓言作品。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变化,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人胜。2、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 ,相对的认识论,无条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 《史记》载: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3、背景介绍: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 ),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 ?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 “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 (《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鹏之徙于南冥也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