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 25 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本节课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说:一说学情,二说教材,三说教法,四说学法,五说教学流程。一、联系实际,分析对象——说学情:我班是在本学期化解大班额的背景下,由原来五个班级的部分学生新组合的一个班级。我经过短短一个月和学生的接触,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习兴趣浓厚。喜欢问问题,部分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小组讨论热烈,喜欢与同学合作、探究。他们多数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进行识字、阅读;能使用字典、词典,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词义、句义;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能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能做到课前预习新课,认真搜集资料;课中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不懂的问题合作探讨、共同研究;课后喜欢阅读各种书籍报刊,并认真作好读书笔记。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多数学生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出自己对人和事的爱与恨。他们具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也能把课堂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进行日常交往和生活学习,有礼貌,大大方方地用普通话。但一部分学生思维不太活跃,上课爱发呆,看问题总是停留在一个角度、一个方面,合作探究时气氛沉闷,不能畅所欲言,甚至有同学觉得与己无关;对语言的感悟差,简简单单的语句读无数遍都不能理解含意、体会其表达感情,课本中要求理解的句子就是老师说出意思来他也感到茫然,更不要说自读自悟了。朗读水平低下,只要遇到生字新词多一点的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都十分困难,二、深钻课标,突出重点——说教材:这个环节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1重、难点。1、教学内容:本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即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