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冷知识|如何在合同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性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准确表达文意、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对推动语言的规范化,都有积极的意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修订了《标点符号用法》并予以发布,要求社会各界遵照使用。《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句号(。)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例如:(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4)请您稍等一下。句号还有另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二、问号(?)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例如:(5)你见过金丝猴吗?(6)他叫什么名字?(7)去好呢,还是不去好?疑问句一般是用来提出问题的。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末尾一般也用问号。例如:(8)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9)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等,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用问号。例如:(10)我也不知道该谁去。(11)请你问问他姓什么。三、叹号(!)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如:(12)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13)我多么想看看她老人家呀!感叹句是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14)你给我出去!(15)停止射击!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也用叹号。例如:(16)我哪里比得上他呀!四、逗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例如:(17)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18)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19)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20)据说苏州园林有100多处,我到过的不过10多处。表示句子内部停顿的符号还有顿号、分号和冒号、不过这三种符号都有专门的用途,只有逗号是一般性的,行文中用得最多。例(17)一例(19)中的逗号表示单句里边的停顿,例(20)中的逗号表示复句里边分句之间的停顿。五、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例如:(21)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22)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词组)。例(21)中的“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长江”是并列的词,例(22)中的“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是并列的短语(词组),它们内部的停顿都用顿号来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和”“或”之类的连词,就不再使用顿号如例(21)中的“密西西比河”与“长江”之间。六、分号(;)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23)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24)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如例(23)和例(24)。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例如:(25)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例(25)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要用分号。七、冒号(:)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例如:(26)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27)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28)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29)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989年10月20日--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