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深度学习的四个维度(文章来源新乡网)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学生“一听就会,一看就懂,一做(题)就错,一过就忘,一考就晕。”究其原因,学习没有用心,学习缺少思考,学习滞留在浅层学习的状况,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学习、掌握、推广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与深度学习相对应的是浅层学习。浅层学习是一种低水平的认知活动,其表现是依靠对文本信息进行记忆的提问、练习在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要求学生从书上寻找唯一正确的答案,所有思维活动都被引导向到答复、印证教师和教材所认定的标准答案。浅层学习拘泥于文本的字面理解,满足于知识的机械记忆,把学习简分为阅读,把思考简化为寻找,把练习简化为填空,把评价简化为对错。学习的本义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和实践去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缺失了研究与实践的学习就是浅层学习,缺乏探究与创新的学习就是低水平的认知。深度学习有四个特点:一深度学习意味着理解与批判,理解有字面理解、意义理解、批判理解和创新理解四个层次,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是深化理解的思想武器。二深度学习强化着联系与建构,联系有经历联系、社会联系、世界联系和教育联系四个维度,多维联系与能力建构是促进深度学习的意义所在。三深度学习实践着比较与反思,比较有见解比较、理解比较、结果比较和能力比较四个指向,比较认知与反思感悟是深度学习的辨证关系。深度本意是指学习认知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或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深度学习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但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深度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深度是思维激活、材料加工、教学设计资源整合,应用体验,反思感悟的综合实践,深度学习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必然要求。如何把浅层学习推向深度学习是我们需要认真探究的课题。一、深度参与是深度学习的前提深度参与是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探究、展示进行知识建构、价值认同和能力培养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参与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发现和心理体验,不单纯追求学习结果,不过分看着考试分数。学习要有深度,就必须强调老师有针对性、启发性、参与性与体验性的学习引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