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VIP免费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1/5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2/5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3/5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良杖子小学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中小学中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爱,让诵读经典之风充满校园,提高师生精神品位和人文素养。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民族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共创和谐社会。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中小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4、发掘发展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5、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语文特长;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二、实施目标: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三、活动主题读古诗文经典、奠成才之基四、策略与方法1、发挥整体效应。古诗文诵读活动始易行难,贵在持之以恒,难在善始善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合力。教师要全员参与,理解支持,找到各自工作和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点和渗透点,并且师生共读,发挥师表示范的作用。2、实施快乐学习法。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让学生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读经典,按照“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理念,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多念熟背,适当讲解,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3、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风学风建设中,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举办读书节,召开诵读会,组织演讲赛,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题写传统经典中的名言警句,丰富校园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让学有所成者在升旗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五、诵读内容目标类别具体分阶段目标低年级(1-3年级)中年级(4-6年级)高年级(7-9年级)知识与技能1.读准、读好一定量的古诗词。激发兴趣。2.能初步了解诗意。知道李白、杜甫等一些伟大诗人。3.掌握诗词诵读量为40首左右。4.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1.有韵味地读准、读好较多量的古诗词。兴趣较浓。2.了解诗词常识。3.掌握诗词诵读量为60首左右。4.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表演能力、理解能力。1。熟练而有韵味地读准、读好更多量的古诗词及经典篇章。兴趣浓郁。2.能正确地分析、掌握和阐述诗词意思。知道了解更多诗人。3.诗词诵读量为80首。4.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运用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会古诗词诵读的基本学习方法。2.培养每日读诗的好习惯。3.初步领会篇幅较小的古诗词的意思和背景。1.掌握古诗词诵读技巧和方法。2.养成了每日背诵古诗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