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细节》读后感——读《教育的细节》有感兰亭镇中心小学周秀琴上学期末,学校下发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细节》一书,暑假闲期,翻阅一遍,带给人无限深思。书中,朱教授女儿教育成长的真实经历让人记忆犹新,他到各地学校的所见所闻让人大开眼界,担任校长期间的治校方略又给人深刻思考。其鲜明的观点,新颖的理念,让人受益匪浅。“关注细节,就是教育思考的特点。”确实,我们平时的点滴教育,不也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吗。当你关注了每一个细节,认真合理地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我们的教育就会产生更多的亮点。在我们的校园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总会因某些原因而让彼此之间出现不和谐、不愉快的场面,这时我们该怎样顺利地将矛盾冲突化解呢。我想,如果你关注到了教育的细节,那么,就能找到教育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情景1课间,我来到了教室,刚走进门口,就有学生向我报告:“小蔡和小宜在打架。”“又是打架,真烦人。”我在心里暗暗嘀咕。看看那两个“打手”,脸涨通红,衣服扯得已不成样子。我强压住气,叫他们两个上来说明情况。只见小蔡慢慢地走上来了,但小宜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当作没听见。我已隐约预感到将会有更严重的事会发生,因为小宜之前的班主任曾跟我说过这样一番话:“小宜这个同学,平时做事挺积极,特别是劳动,总能带头干,但如果冲犯了他就""”看来此时他正处于这样的状态中""我只好先问小蔡,原来只是两个人随便玩玩,后来不自觉地就动粗了(好多打架也都是这样引起的)。当我再次让小宜上来,他满不情愿地懒懒散散地走上来,眼睛看着黑板,就是不愿看我。“为什么打架。”他立马眼泪哗哗流下,大声地满是委屈地说:“是他先来第1页共12页打我的。”“干吗哭啊。老师在批评你吗。男子汉这么容易流泪。”对他用这样的语气回答我的问话,让我很是不高兴,这根本就是没把我当作老师在谈话。“本来就是他先来打我的。”他又郑重地重复了一句,表情还是那么地倔。此时我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气,加重了语气说:“不管怎么样,至少打架是不对的。你作为一个组长,不明白吗。”我刚说完,他竟出人意料地从脖子上扯下组长的牌子扔在讲台上,“我不当组长了。”边说边头也不回地顾自己走下去了。""情景2一天,护送公交接送车的老师向我反映,小陈(成绩中上,喜欢惹事生非,欺负同学、捉弄女孩子、上课随便讲话)。在公交接送车上用脚踢了小丽(也是我班学生)的肚子,经过检查,所幸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了解清楚情况后我给小陈妈妈(自身学历较高,家庭条件不错,性格脾气比较特别,喜欢维护自己的孩子,不肯承认自己孩子的错误)打了个电话,可她不但不承认自己的孩子不对,还一个劲地说是小丽不好,因为他们在同一个村,两家比较熟悉,说小丽一家都不好,妈妈不懂得教育孩子,而小丽根本就不像个女孩子,很野,这样的野女孩不可能被小陈踢肚子的。说到后来是非已颠倒,黑白已不分,还把所有过错都推给小丽,并说我班主任是因为看小陈人比较壮所以把责任都认定给他了。听了她这样的话,年轻气盛的我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情与她继续交流下去吗。""情景3中午上课铃声响,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发现小谢的位置上空空的,问学生:“他回家去了。”什么。回家了。为什么要回家。没跟老师来打声招呼就回家了。此时,我已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打电话给他妈妈,可却说“没在家里。”,天啊。不在家里。那不是在外面吗。这多么危险啊。怎么办。又折回教室向学生打听小谢可能去的地方,获取情况后立马骑上车出去找。经过一中午的折腾,终于在他家附近的一条山路上找到了正在游荡的他,才松了一口气。带回了学校,跟他交谈后了解,原来是与同桌发生矛盾一第2页共12页气之下才离开学校。""思考如果老师调解同学间矛盾时反而与学生发生冲突,矛盾还能有效处理吗。如果老师与家长在交流沟通时意见发生分歧,问题还能顺利解决吗。如果学生之间发生吵架时就睹气离开学校,孩子安全还能保证吗。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情况,让老师、家长、学生彼此之间更愉快地交流呢。教育细节1:给彼此冷静的时间上面的小宜同学在后来的几天里,基本上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