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波伏娃《第二性》

波伏娃《第二性》_第1页
1/8
波伏娃《第二性》_第2页
2/8
波伏娃《第二性》_第3页
3/8
波伏娃《第二性》之女性主义思想解读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尔?萨特的终身伴侣。《第二性》于 1949 年出版,1952 年被译成英文,在欧美国家成为最畅销的书籍之一。该书的发行量曾创全球首版发行之最,引起很大轰动,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集文学、哲学、性学、心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为一体”的“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性的必读书之一。《第二性》确立了波伏娃在西方女权运动和女性主义研究中先驱者的地位。随着中国学界对女性问题研究的关注,1998 年由陶铁柱翻译的中文全译本出版,2004 年又再版发行,该书既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女性主义研究的学术经典,拓展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视域,是中外女性主义问题研究的基础。波伏娃采用独特的研究视角分别从文化批判和存在主义维度出发探讨女性问题,深刻揭示出男权制文化是造成女性歧视的社会文化根源,并提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的中心命题。波伏娃指出在社会生活领域中人们都把女性看成是另一种人,即“他者”,那么“为什么女人是他者”,这是第一次对女性在文化上受压抑的大胆提问,最后又指明女性解放的具体途径。通过一个核心概念、一个中心命题和三条女性解放途径,波伏娃明晰地表达了她的女性主义解放观。一、核心概念:“他者”“他者”这一学术用语是波伏娃女性主义思想的一个哲学理论基础。为使女性解放理论从理想主义上升到文化解析的理论高度,波伏娃以“他者”为文化分析的工具,对女性境况进行基本描述。译者陶铁柱充分意识到这个名词的重要性,专门为这个词的翻译作了下列注释:“'他者','theother'的真正含义,是指那些没有或丧失了自我意识、处在他人或环境的支配下、完全处于客体地位、失去了主观人格的被异化了的人。”这是理解本书的关键。在序中通过对“人(ma"”一词词源的分析波伏娃提出了“他者”概念,指出“人就是指男性,男性……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 属 的 人 , 是 同 主 要 者 (theessential) 相 对 立 的 次 要 者(theinessential)。他是主体(thesubject),是绝对(the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other)。”波伏娃认为,女性是根据男性而不是根据女性本身来定义形成自我,而且在女性和男性之间存在一种附属和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波伏娃《第二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