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心得体会大讨论VIP免费

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心得体会大讨论_第1页
1/12
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心得体会大讨论_第2页
2/12
“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心得体会大讨论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心得体会历史的发展,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紧要的几步,往往改变历史的进程。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历史当口。习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领我军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人民军队正经历着一次整体性革命性的转型重塑,朝着努力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砥砺前行。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以来,短短4个多月时间,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改革强军进入“新体制时间”,一幅在新体制下集合再出发的强军图景,正以恢弘磅礴之势铺展开来。风卷红旗过大关。新体制的建立运行,标定了我军建设的时代方位,凸显了改革强军的阶段性特点。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适应新体制、加快实现新发展,这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不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这是党和人民之重托、强国强军之重任、全军将士之重责,这是全新的起点、全新的要求、全新的征程。我们在书写历史,历史也在记录我们""(一)大变革带来大挑战,大挑战需要大担当。领导指挥体制之变是核心之变,是这轮改革的“开场大戏”“重头好戏”。戏台搭起来了,大戏怎样唱出彩。龙头舞起来了,龙身如何跟着摆。能否尽快适应新体制、有效履行新职能、自觉担当新使命,考验着当代革命军人的忠诚、担当和勇气。——这是自觉向党看齐的政治责任。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是思想上的挑战,是工作上的考验,但归根结底是政治上的要求。习主席把领导指挥体制改革作为一手重棋来谋篇布局,是对深化改革大棋局的运筹帷幄,是对强军大战略的深谋远虑,彰显出对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考量,对按照能打胜仗要求建军治军的历第1页共12页史担当,对保持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深邃思考。面对新体制,能不能尽快适应、抓紧进入角色,关乎国家和军队前途命运,体现的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事关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心意图的有效贯彻落实,是现阶段最现实最直接的政治考验。在这个时候,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上来,决不能在适应新体制上畏首畏尾、等待观望。如果缺乏全身心投入的良好精神状态,那就不是真看齐,就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是要负历史责任的。——这是确保有效履行使命的历史担当。仗怎么打,军队就怎么建,改革就往哪里改。新体制是着眼能打胜仗要求建起来的,适应新体制直接关乎有效履行我军职能使命。一定意义上说,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军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等突出问题,取决于新体制能不能发挥最大效能。对新体制研究得越透、适应得越快、执行得越好,就越能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为有效履行使命提供坚强力量支撑。反之,如果不能站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头来认识把握新体制,如果不能像研究打仗一样研究新体制甚至“盲人骑瞎马”,如果不能尽快走出新体制“磨合期”、缩短“适应期”,就会耽误、迟滞战斗力的生成提高,就难以担负起军队的职责使命,一旦有事就可能付出惨痛代价。——这是推动改革全面落地的关键之举。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是其他各项改革的“龙头”和牵引。这轮改革从解决“脖子”以上问题入手,抓住领导指挥体制重点突破,为整个改革奠定了体制基础,为后续改革开辟了前进道路。“落一子而全盘活”。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这一“重子”,能不能落得实、走得好,关键要看能不能适应好执行好新体制,使军队建设各要素耦合对接、相互促进,进而实现整个军事体系的革新重塑。起跑至关重要,不能尽快跟上创新发展的步伐,新体制的活力就难以激发、优势就难以彰显,改革就会成为“半截子”工程。可以说,适应新体制决不仅仅是改个名称、换个臂章的简单小事,而是事关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改革成效第2页共12页充分释放的强军大事,决定着整个改革的成败。——这是充满挑战考验的紧迫任务。适应新体制,既要转“身子”,又要换“脑子”;既要解决原有矛盾问题,又要解决新的矛盾问题,挑战考验是全方位的。在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心得体会大讨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