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滚核桃》、编创《小羊过桥》教材分析:《滚核桃》是山西绛州鼓乐代表作之一。乐曲通过不同的节奏型、演奏方法、力度与速度的变化,表现了农民在屋顶晒核桃,核桃风干后从屋顶滚落的情景,表现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取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作。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材料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的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教学目标:1、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滚核桃》的欢快情绪,并对核桃滚落的情景产生联想。2、认识民族打击乐器堂鼓,初步了解敲击鼓心、鼓帮的不同音色。3、能运用乐曲中出现的节奏素材编创打击乐剧《小羊过桥》。教学重点:1、鉴赏《滚核桃》。2、通过互动活动,学习和掌握鼓乐基本节奏。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对我国打击乐的兴趣。2、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打击乐的基本节奏。教具准备:堂鼓、非洲手鼓、自制打击乐器、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1、教师演奏非洲手鼓随着歌曲《小宝贝》进入课堂。2、用我们常见的非洲鼓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堂鼓进行对比学习。3、教师有节奏性的敲击堂鼓,进行“听鼓点,猜鼓语”游戏:<1>模仿古代战士们出征前的鼓点<2>模仿划龙舟的鼓点<3>模仿打雷的鼓点4、学生交流、讨论。5、学生模仿教师节奏练习2/4XX | XX | XX | XX||节拍特点:强 弱 | 强 弱 ||3/4X X X | X X X | X X X |X X X ||节拍特点:强 弱 弱 | 强 弱 弱 ||6、节奏:属于音乐要素的一种,和声乐作品相比,在乐器作品中,由于缺少歌词的诠释,所以器乐作品往往通过音乐本身特有的语言即音乐要素来表达一定的情境和意义。在众多音乐要素中,节奏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打击乐就是把节奏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音乐形式,现在让我们迈出乐器欣赏的第一步,首先来领略一下中国鼓乐的魅力。二、 欣赏《滚核桃》1、初次聆听山西鼓乐《滚核桃》,体会鼓的独特魅力。(1)教师播放《滚核桃》演奏视频。<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从中听到了什么?情绪怎么样?<2>学生根据想象自由回答。2、分段欣赏通过欣赏感受音乐情绪色彩,观察演奏技法以便于用到今后的小组节奏练习中,思考作品的结构,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出现了哪些节奏?(1)欣赏第一部分<1>聆听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