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方图》精品教案课题直方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能力目标目标知识目标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发展统计观念.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通过事例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分布图重点难点学法数据整理的几个重要步骤对数据的分组及频数分布表的制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哪些方法来描述数据?各方法有什么特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问题引领单元10学科数学年级七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合作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经验.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加工能力,能根据数据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学生解答问题学 生 在 教 师 的引导下,能很快回忆相关问题,引发对新问题的思考讲授新课出示问题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 63 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 40 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 名同学的身高(单位: cm)如下,请同学们看 P163收集的 63 个数据。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共同归纳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①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 23cm。②决定组距和组数。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让学生自己动手解答问题,检验知 识 的 掌 握 情况。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 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则组距离就是 3。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最大值 最小值 组数,组距如:最大值 最小值172 149 23 7 2,333组距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 8 组。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 个数以内分为 5∽12 组较为恰当。③列频数分布表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每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频数)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注意表格所表示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填写,实践。学生自己动手分数据所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