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 郑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约有 600 多年的历史,是 XX 市区内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在建筑式样、环境景色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 XX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城隍庙作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物资源,其所蕴含的中原地区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原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目前,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我国管理机构做出了大量努力,并出台了众多保护措施,但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文物与旅游如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对于文化遗产的管理者和保护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保护郑州城隍庙的管理者,我们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文物工作要以保护为主,同时注重利用,在保护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为基本方针,从郑州城隍庙自身情况出发,充分利用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优势和地理优势,以文物古迹为主题,以明清建筑和民俗旅游为重点,着重发展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旅游,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旅游开发事业的和谐发展。 郑州城隍庙在保持免费开放的同时,积极协同旅游部门,在 2007 年通过 XX 省旅游局的验收,成为了国家级 aaa 级旅游景区。同时通过旅游市场的营销,使郑州城隍庙的历史文化直接面对旅游者,从而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提高了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与了解。郑州城隍庙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文物保护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日期是从 1979 年到2004 年 9 月,这个时候百废待兴,郑州城隍庙还面临着使用权从其他工厂企业回归文物部门的问题,此时文物保护是保护人员工作的全部内容,郑州城隍庙的保护维修建设成为重中之重。1979 年,郑州城隍庙隶属于 XX 市博物馆,XX 市政府拨专款对城隍庙和其他文物单位进行了简单的保护之用。直到 1984 年,经郑州编委同意,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XX 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所来具体管理郑州城隍庙郑州城隍庙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情况研究 的保护与维修事宜。这个阶段的保护主要涉及到郑州城隍庙回归博物馆的过程、油漆彩画工程、东西厢房的建设工程、郑州城隍庙的地砖铺设工程、十二生肖石雕的摆放工程、郑州城隍庙戏楼的翻修和油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