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古诗五首试题集及参考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问题解析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1.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2.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1 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 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 分)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1 分)又没有真正的知己,(1分)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5.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7.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7.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8.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8.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二、填空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地点:_____,时间:_____。事情_____。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1、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2、东皋薄暮望3、皆、惟色、晖三:选择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