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测定方法 标准号:GB/T211-2007 代替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2008-06-01 实行。 水是煤炭的组成部分,煤中水分含量与其变质程度有一定的关系。煤中含水量过多,会增加加工利用的难度,同时也会给运输、贮存带来不利的影响;煤中含水量高,其发热量就降低,因为煤在燃烧过程中,水分蒸发要消耗相当热量。全水分还是商品煤的定量指标,如:洗精煤的计量指标定在 7.0%。 煤中水分按其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 煤中水分按其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游离水:以吸附、附着等机械方式与煤结合的水。 化合水:以化合的方式与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也叫结晶水。 例如:硫酸钙(CaSO4·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中的水。 煤中水分 化合水 外在水分 内在水分 游离水 全水分 煤中的游离水又分为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 外在水分:是附在煤的表面上的水,在实际测定中是指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失去的水。 内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的水。 煤中水分的测定主要是指全水分的测定和一般分析实验煤样水分的测定,这两种测定的原理和操作基本相同。煤中全水分的测定包括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测定。 全水分:煤的内在水分和外在水分的总和。 1 范围 △规定测定煤中全水分的试剂、仪器设备、实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 △在氮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 A1 和方法 B1)适用于所有煤种; △在空气流中干燥的方式(方法 A2 和方法 B2)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微波干燥法(方法 C)适用于烟煤和褐煤。 △方法 A1 为仲裁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19494.2 煤炭机械化采样 第二部分:煤样的制备 GB/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3 方法分类 图 2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分类 4 试剂 △氮气:99.9%,含氧量<0.01%。(氮气为实验室常用惰性气体,主要作用——防止样品氧化。若干燥时通入含氧量>0.01%的氮气,会使煤样在失去水分同时,氧化加剧,导致全水分测定值偏低。)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白色,易吸水,常用干燥剂,密封贮存)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常用干燥剂) 5 仪器设备 △空气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和鼓风装置,能控温在(30~40)℃和(105~110)℃范围内,有气体进、出口,有足够的换气量,如每小时可换气5 次以上。 △通氮干燥箱:带自动控温装置,能控温在(105~110)℃范围内,可容纳适量的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