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出版社 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物质运输的载体 教学设计 学校:山东省潍坊市滨海三中 执教人:侯照明 联系: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滨海三中 邮政编码:262737 电子信箱:houzhaoming885@163.com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物质运输的载体 一、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 、学科:生物 3 、课时:2 课时 4 、学生课前准备: (1 )预习教材 4 3 ~47页的内容。 (2 )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 (3 )搜集家庭成员的血常规化验单。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 、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认识三种血细胞。 2 、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密切关系。 3 、掌握关于血型和输血的知识,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教育方面: 1 、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物质运输的载体》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知识核心是血液,围绕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展开,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探究,使学生逐步理解血液之所以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与其组成成分有密切的关系,为学生构建血液循环系统这一知识体系做好铺垫。 教学思路: 1、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小组合作、师生交流记忆、读图或者理解问题的方法,目的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2、注重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观察血液的成分和人血的永久图片,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 解读和识别血常规化验单,体验生活和科学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三种血细胞功能的了解,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学生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功能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