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保护比培养更重要相信阅读了上面一篇文章以后,所有的父母都会惊喜:我的孩子原来那么富有创造力呀 但是为什么那么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在长大以后大多数人都默默无闻?孩子对世界无穷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无时无刻不在展现出他们令人惊喜的创造力。但是,这种惊喜能否变成秋天的收获,则要看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气候和土壤。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可以说,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对于父母来说,与其刻意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如让孩子的创造性潜质在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中展现出来。如果在幼儿阶段,孩子能获得更多机会去尝试和探索,将有利于他们未来创造力的发展。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需要的是静观和等待。孩子在探索世界或解决问题时,父母不要马上给答案,更不要横加干涉,只要从容地守护着,及时、适时地送出鼓励赞许的信号,孩子就会有更多勇气去尝试。首先,转变成人的创造观,重视孩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婴幼儿喜欢将物品拿到嘴里吮吸,或放在手中玩弄。很多父母觉得这些物品很脏,这些动作也很不雅观。每当孩子吮吸时父母就强行阻止。殊不知,父母这样做正在关闭孩子探索的大门。实际上,儿童正是通过对自己手指和脚趾的吮吸,开始对自己身体的探索。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吮吸看作是探索的内驱力的表现和构成孩子未来高度发展的智力的最初材料。其次,在为孩子准备学习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孩子的探究欲望:①学习和活动的内容应符合幼儿兴趣。②供孩子学习和活动的材料最好是低结构性的材料或真实的事物,比如,积木就是一个低结构性的学习材料,孩子可以有各种玩法。也就是说,尽量提供游戏的材料而不是成品玩具。③学习材料的体积要大,以便孩子能无拘无束地自由创作。④学习活动的素材要有变化。⑤学习活动要与实际生活相关。父母往往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却常为孩子无休止地问“为什么”而恼火。以至于孩子们心中的“为什么”越来越少,只留下“是什么”,直到有一天丧失了提问题的勇气。父母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成了孩子探索世界道路上的绊脚石。第三.为孩子们制造适宜的创造氛围。这包括为孩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的环境,让幼儿有静思或独处的空间。家长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和探索过程,避免过分的指导。同时不要过度保护幼儿,以免剥夺其尝试的乐趣。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探索、操作等。比如,在孩子的眼里,家里和周围的一切都是他们征服的对象,他们见到东西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