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译者案:昨日,差不多快翻译完毕笛卡尔和佩劳之后,就想起了科林.罗的这篇《理想别墅的数学》名文了。先说科林.罗,他是维特考尔的学生,维特考尔是沃尔夫林的学生。那我们就知道科林罗的建筑分析跟沃尔夫林是很有渊源的。而埃森曼,又是科林罗的学生,也就是说,在这位解构主义建筑师的骨子里,一直就是建筑的形式分析的行家里手。 那么,什么是建筑案例的形式分析呢?肯定,这就涉及到了建筑的比例分析,几何解析,以及平立剖的构成要素的句法分析。 这些东西,肯定肯定肯定,不是工匠和结构师要学的。却是西方建筑师以及艺术史学家们一样要做的功课。即使今日,你要欧美的本科生的艺术史和建筑史的课堂上去,对于古典建筑的形式分析仍然是考试的一个要点。 至于中国各个建筑院校里,本科或是硕士做不做这样的功课,我不清楚;但是,我的建筑史是这么学出来的。从宗教、文学、人类学、艺术史的角度,正如科林罗所言,这种功课的神圣性肯定已经消失了。但是,这种分析却部分地还原了文艺复兴建筑师的创作历程和心态;也解释了很多不然无法看懂的柯布的设计条件。他要呼应什么?反对什么?消解什么? 形式分析当然不是建筑设计的全部。就像句法分析不是文学的全部一样。然而,如果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记住了,一定一定要补上这一课。否则,你的建筑史永远是瘸腿的建筑史。 另:我知道王群老师在翻译科林罗的这本书。可是,一直不见全书汉译出版,我就把我十多年前的译稿贴出来。算是替王群老师补白。等王老师的译文出来,可以把我的删掉。】 Colin Rowe, “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in“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c.1976 2 理想别墅的数学 科林.罗 ,原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历史教授 “美有两种起因:天然性和习惯性。自然美来自构成统一性的几何,即均衡与比例。习惯美来自使用,因为熟悉会使人生发对事物原本没有的爱。后者出错的机会较大。真正的标准应该是自然或几何美。几何图形天生地比不规则图形更美:方与圆为最,其次是平行四边形和椭圆。直线有两种状态最美:水平状态与垂直状态;因为这种美来自大自然,而且来自需要,没有状态会比挺拔更加结实”。 克里斯朵夫.华伦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根源》(Parentalia) ***********************************************************************************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