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综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1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 .1 . 目的 本评价的目的是分析项目建设前后对此区域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非污染生态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性保护措施,为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7 .2 . 范围 项目建设区及周边 1km 2 生态环境。 7 .3 . 保护对象 保护对象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及周边 1km 2 生态系统。 7 .4 . 内容与方法 7.4.1 内容 分析本项目建设前后区域内的土壤、水、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绿地、水土流失、景观等生态因子的时空分布变化。 7.4.2 分析方法 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文字的定性对比分析描述为主,适当辅以预测分析。 7 .5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5.1 土壤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市境决口、泛滥、改道,使微地貌起伏不平,显著差异,形成临黄滩地、新积土地、背河洼地、冲积和风积沙丘沙地、黄河故道条带状沙丘地、黄土岗地、脱潮土地、泛淤平地等地种。土壤的发育和形成受黄河冲积影响,成土母质主要为黄河冲积#市##综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七章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2 物。在经历长期的自然变化和农业耕作种植之后,现在#市境内的土壤可分为潮土、盐土、风沙土、新积土四个大类,其中潮土类占整个土壤面积的 97%,而且大部分地势平坦,适宜农作物种植。 7.5.2 区域生物多样性 据调查,区内养殖动物主要有猫、狗、兔、鸽、画眉、百灵、鹅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虫类等。 区内植物以栽培种植为主,乔本科主要有泡桐、刺槐、毛白杨、沙兰杨、榆、椿、松、柏、格、银杏、合欢等;花灌木类主要有木丁香、碧桃、榆叶梅、紫蔽、月季、红叶李、海棠、迎春、连翘等;常绿灌木主要有冬青、黄杨、侧柏等;草花类主要有各种菊花(2000 多个品种)兰草等。野生植物主要有刺槐、蔷蔽、酸枣、构相、圣柳、芦苇、蒲草、艾篙、目稽、狗尾草等。 鱼塘内水生生物有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鱼类如鲢鱼、鲤鱼、鲫鱼、白条、泥鳅。 7.5.3 区域植被 实地调查显示,项目区有 1 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的毛白杨 20 多棵,高度 3~4m,胸径 2.5~3cm;地上草本植物多为喜光植物,高度在 35cm以下;由于这里原来分布着对外进行垂钓经营活动的 7 个鱼塘,人为活动的干扰严重,此地草本植物较为稀疏,物种较少。 项目区西侧作为项目的周边环境,在该项目的评价范围之内;该区有 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