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氯普鲁卡因临床麻醉的发展和现状

氯普鲁卡因临床麻醉的发展和现状_第1页
1/12
氯普鲁卡因临床麻醉的发展和现状_第2页
2/12
氯普鲁卡因临床麻醉的发展和现状_第3页
3/12
氯普鲁卡因临床麻醉的发展与现状同济大学北京微创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麻醉医学中心傅润乔提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盐酸氯普鲁卡因临床麻醉的发展与现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纯的氯普鲁卡因是一起效快、效果确切、没有快速耐药、毒副反应小的中短效局麻药,可以安全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麻醉。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CP)于 1952 年在美国以正式的盐酸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Hydrochloride)上市应用于临床。其化学名称 4-氨基-2-氯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分子式为C13H19C1N2O2HC1。它是在普鲁卡因(Procaine)的对氨基苯甲酸的二位上用氯原子取代而产生的(故在美国又称 2-氯普鲁卡因,2-CP),经动物和临床证实,这使其麻醉起效更快,强度比普鲁卡因强两倍,代谢速度为普鲁卡因的 5 倍,副作用为普鲁卡因的 0.5 倍。因此于上世纪 60 年代在西方国家即开始广泛应用于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尤其是应用于门诊病人的麻醉和产科麻醉。我国于上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研制该药,将其用于临床麻醉见于杂志上的首篇报道是徐福涛等人[1]所做的 III 期临床试验,药品由无锡艾西恩制药厂提供(批号 960402),(可惜至今未见该厂 CP 临床麻醉使用的其他报道,原因不明)。随后由空军总医院牵头有山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和二附院参加的,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山西晋城海斯药业责任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的盐酸 CP 的 III 期临床试验于 2000 年完成,并于 2002 年 5 月正式在国内上市。他们的研究文章先后分别发表于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和华中医学杂志[2,3,4]。期间还有其他单位的作者,或发表于杂志或刊载于会议交流汇编。本文就其 20 年来国内外临床应用研究现状总结如下:一、局部浸润麻醉傅润乔等人⑴用其 1%CP 做局部包块切除、拔牙、痔疮、肛痿、包皮环切等手术的局部麻醉,并与 1%普鲁卡因比较,发现 CP 起效较快(1.5 土 0.42minvs1.9 土 1.07min,P>0.05),恢复时间一致。Marica 等人 [ 5 ],在 22 例自愿者前臂手掌侧真皮内分别注射0.9%NaCl 、 1%Lidocaine 、 1% 利 多 卡 因 +8.4% 碳 酸 氢 钠 、2%CP、2%CP+8.4 碳酸氢钠和 8.4%碳酸氢钠,用 VAS 疼痛评分,发现CP 为 8.4 土 7.4、CP+碳酸氢钠为 6.8 土 6.7、碳酸氢钠为 47.2 土 25.5、利多卡因为 25.8 土 25.6、利多卡因+碳酸氢钠为 16.0 土 14.2。在 CP 与碱化 CP 之间无明显差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氯普鲁卡因临床麻醉的发展和现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