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利用各种影像设备(包括 X 线、CT、MRI、超声、核素显像等),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助图像,来了解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改变,以达到诊断疾病目的的一门学科。CT 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窗宽:是指 CT 图像上所包含的 CT 值范围。在此 CT 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 16 个灰阶供观察对比。窗位:又称窗水平。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PACS(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肺纹理:胸部X 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空腔:为肺内生理腔隙病理性扩大所形成的含气囊腔。如肺大疱、肺气囊。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根据洞壁的厚度可分为无壁空洞、薄壁空洞和厚壁空洞。薄壁空洞的洞壁厚度小于或等于3mm,厚壁空洞的洞壁厚度超过 3mm。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肺间质:是指肺的结缔组织所构成的支架和间隙,包括肺泡间隔、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及周围的结缔组织。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 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