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饲料用脂肪粉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奶牛业发展很快,牛奶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不断增加,为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了很大贡献。现代动物遗传育种理论与选择手段的发展,动物繁殖与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奶牛的生产性能潜力不断提高。这些成果一方面为进一步提高奶牛生产的效率提供了先决条件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奶牛饲养管理的条件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l 奶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1 奶牛泌乳初期有效能摄入严重不足母牛在妊娠后期 ,干奶期和围产前期,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很快,体积迅速增大,占据腹腔,消化系统受到压迫,消化能力降低,使干物质采食量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可达30%。母牛产犊后即开始产奶,营养需要迅速上升,消化机能也开始慢慢恢复,干物质采食量逐渐上升,但恢复和上升的速度很慢,远远低于营养需要上升的速度,致使采食量的增加严重滞后于产奶量增加 母牛的产奶量一般在产后 4—8 周达到高峰,而最大的干物质采食量通常出现在产后 10—14 周,导致奶牛处于代谢负平衡状态,特别是高产牛这种情况尤甚。在营养物质的负平衡中,能量的负平衡表现得最为突出。能量负平衡的结果最终导致如下情况的发生: 1)泌乳高峰期的产奶量下降,高峰期所能维持的时间缩短,母牛的产奶潜力不能充分发挥,使整个胎次的产奶量大幅度下降。据报道,奶牛泌乳高峰期日产奶量每下降1kg,则该泌乳期产奶量降。低 200-250kg。 2)动用体脂肪来满足产奶的能量需要,使奶牛的体重下降。大量体脂肪被用于产奶,使奶牛继发脂肪肝甚至酮病的危险性大大提高。脂肪在脂肪组织中分解,产生非脂化的脂肪酸 (NEFA).绝大部分的 NEFA 直接被转运到肝脏,并在肝脏氧化产生能量。没有被氧化的 NEFA 在肝脏被重新脂化,形成脂肪或作为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U 的一部分输出到乳腺组织或贮存于肝脏。与其他动物相比,奶牛肝脏吸收 NEFA 的能力很强,远大于输出脂肪的能力,因而,在奶牛肝脏中重新脂化的脂肪很容易在肝脏中蓄积,形成脂肪肝。另外,当血糖和胰岛素的浓度较低时,NEFA 在肝脏会发生不完全氧化而产生酮体,导致酮病。 3)泌乳早期奶牛体况损失与其繁殖性能存在强相关。体况下降的母牛卵巢血液流量减少,卵泡发育不正常,引起排卵失败;即使怀孕也会因血液孕激素水平的下降,降低胚胎存活率。其总的结果是产后发情延迟,影响配种,受胎率下降,增加空怀天数,加大产犊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