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案2015-2016第一学期黄丽婷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2.难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三、教学准备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塑料袋。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你知道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包含什么科学道理吗?你们还记得呼吸系统的组成吗?那么人体是如何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的呢?让我们今天来揭示其中的奥秘。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提出看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的位置、结构1、观察图片确定肺的位置、知道胸廓的组成。2、“左二右三”表示什么意思?3、平静状态下,你的呼吸频率为多少?学生根据图片说出肺的位置,通过教师的讲授了解胸廓的组成,知道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渡:呼吸时,胸廓有什么变化呢?活动一:体验胸廓的变化亲身体验: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感受肋骨、胸廓的变化。教师小结:吸气时,胸廓变大;呼气时,胸廓变小。过渡:胸廓是怎样实现扩大和缩小呢?自我体验屈肘和伸肘时,感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状态教师讲授: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是肋骨间的肌肉即肋间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胸廓的扩大,可是这种感觉往往会有误差,我们可学生体验呼吸运动并描述胸廓的变化学生体验屈肘和伸肘运动,并描述肱二头肌的状态。让学生对胸廓变化有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肌肉的收缩有感性的认识。2通过测量胸围差来验证。过渡: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仅仅是由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吗?播放呼吸运动动画师生小结:胸廓容积的变化是肋间肌与膈肌共同收缩、舒张的结果。质疑: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有什么变化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模拟实验来探究。小组活动知道模型各个部分代表的结构并通过演示完成书上的讨论。师生小结:胸廓扩大,肺扩张,气体进肺;胸廓缩小,肺收缩,气体出肺。设问: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探究活动: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三个同学为一组测量胸围差,并计算平均值。学生观察并能描述发现。学生推测,胸廓变化与肺变化的关系。小组讨论模型装置的结构,并动手完成书上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动手体会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压强的变化,从而解决学生没有学过物理3关系呢?组织学生先用塑料袋感知体验容积变化时气压的变化,教师再演示塑料袋加以解释。人的胸廓扩大时,肺扩张,容积增大,气压降低,空气被压进肺;胸廓缩小时,肺缩小,容积减小,气压增大,空气被挤出肺,这就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学生感知气压与体积的关系总结出:容积增大,气体压力降低;容积减小,气体压力增大.学生根据所学,说出胸廓扩大导致吸气。知识,不理解压强这个难点。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分析利用所学,分析问题,并理解青春期要多穿宽松衣服的原理课后小结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小组讨论说出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通过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授内容概括、梳理,使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能起4到强化、巩固新知识的作用。结束语那么进入肺的气体去了哪里呼出来的气体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谢谢同学们的参与,留下悬念,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埋下伏笔。五、板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六、课后作业DIY——自己动手做一个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