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三章语义学

第三章语义学_第1页
1/13
第三章语义学_第2页
2/13
第三章语义学_第3页
3/13
第三章 语义学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一、语义是什么 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因此,语义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世界都有密切的联系。 语义怎样产生的呢? 英国奥格登和理查兹1923年提出著名的语义三角理论: 词 (语音) 表达 指称 内容 事物 (语义) (对象) 反映 二、语义的性质 语义具有多方面的性质,而且各种性质相互关联,往往形成某种对立统一关系。这里只讨论几种最基本的性质。 (一)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语义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事物现象,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的角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语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表示虚构事物的词语,如“天堂、地狱”等,表示抽象观念的词语,如“民主、幸福、恨、美”等,其语义的主观性显而易见。。 (二)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 语义所反映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概括的认识,词语的意义概括了它所指的各个具体对象的共同特征。如“人”概括了各种各样的人的共同特征,既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 但是,语义作为人们言语交际的内容,在具体的话语中,又是比较具体的。在具体的话语中,“人”一般总是指特定的人,““她都三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人。”这里的“人”就是指结婚的对象,. 人 (三)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 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语义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固性。秦朝赵高虽然倚仗权势指鹿为马,但是几千年过去了,鹿还是叫鹿,马还是叫马。 语义又必然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因为语义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而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语义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和人的认识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旧的事物现象的消失,新的事物现象的产生,人的思想认识的改变,都会造成语义的变化。对于新事物、新概念,自然可以创造新词来表示,但这并非唯一的或最好的办法。新词不断增加,会加重人们记忆的负担。如“钱”,本是指古代的一种类似铁铲的农具,后来又指一种金属货币,因为当时的这种货币形状像“钱”这种农具。 三、语义的类型 语义包括词语和句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三章语义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