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 1.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 D.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解析:选D。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等地区,其中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发达国家分布的区域在欧洲西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地区也是人口稠密区。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带的沿岸平原区。因为这些地区多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的平原地区,开发历史较早,农业发达,城市集中,交通便利,人口稠密。而广大的热带多雨地区的平原上,人口却非常稀疏,原因是那些地方气候湿热,环境条件恶劣,人口较少。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而不是欧洲。世界人口稀疏区有冰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2.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开发历史长 C.气候条件优越 D.资源丰富 解析:选B。两地气候条件、资源、经济三个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气候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但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密西西比河平原的开发只是近几百年的事。 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曲线反映出的地区可能是( )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 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 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 4.该地区海拔400 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 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 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较低的平原人口占20%,然后随地势升高人口比重减少,到300米左右又随地势升高人口比重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地势较低的地区气候、地势不利于人们的生活导致的。而备选项中的四川盆地、恒河平原是典型的人口众多地区,亚马孙平原海拔大部分在 150米左右,是人烟稀少地区,不可能占20%的人口比重;刚果盆地大部分海拔 在300~500米,由于是热带雨林气候,在地势较低地区很湿热而不适宜人类居住,导致人口较少。 答案:3.D 4.A (2010年佛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