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大班 人数:25 人 课题:剪纸 活动目标: 1 、感受剪纸的生动的形象,强调、概括简化、夸张变形的造型,虚实 装饰的构图。了解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作品。 2 、根据折好的边与展开的纹样之间的关系学习剪团花方法。 3 、了解人们用剪纸作品来表达喜庆、愉快的心情。 活动重难点: 重点:花边剪法和对折剪法的学习:区分连续纹样和独立纹样 难点:四折剪法和五角形剪法的学习 活动准备: 1 、独立纹样(如青蛙、小猫、双鱼、猫头鹰等)和连续纹样 (以团花为主,如蛙莲、蝶花等)剪纸图若干张,其他形式的剪纸作品(如鞋花、喜花、枕花、门笺等各一张)。 2 、对折剪、四折剪、五角形剪、六角形剪、团花、花边的剪纸作品若干,染成各色的剪纸、白色和黑色厚纸、剪刀、浆糊等。 3 、以上剪纸作品有的贴在窗户上,有的贴在门上,有的贴在墙上。 活动过程:(3 5 分钟) 1、欣赏剪纸作品(3 分钟) 教师:今天,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教师有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环境变化。) 幼儿在教室里四处走动,欣赏所 布 置 的剪纸作品。 2、讨论作品的艺术特色(10 分钟) 教师:你 在这 些 画 上看 到 了什么?(此 处教师的问 题 可 以让 幼儿有机 会描 述 自 己 的所 见 。) 幼儿1 :我看 到 了红 色的纸。 幼儿2 :我看 到 了红 色的纸剪出 来的小猫。 幼儿3 :我看 到 了蓝 颜 色的青蛙,纸是蓝 色的。 幼儿4 :我看 到 了红 色的花。 教师:这 些 动物 的神 态 看 上去 怎 么样?(引导幼儿进 一步 深 入 地 关注 自 幼儿:小猫看 上去 形状 很 丰 富 。 教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无意识的、自发的审美经验过渡为有意识的、自觉地审美经验。教师所提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性的,这种问题应能引起幼儿思考。) 幼儿1:因为它身上的花纹很美丽、很漂亮。 幼儿2:我看到这只猫头鹰很好看,因为它的身体中间有一朵花。 幼儿3:我也喜欢这只小猫,它看上去很好看,很神气。 幼儿4:我觉得这只小猫在叫,如果有老鼠,他就能一把抓住老鼠,我感觉这只小猫很厉害。 幼儿5:我喜欢这只猫头鹰,我看它正在看月亮呢! 幼儿6:我觉得这只小猫在笑。 幼儿7:这只青蛙是用蓝色的纸剪成的,我觉得他正在找孩子。(让孩子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己富有个性的想象力,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感受审美愉悦。) 教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