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白果树中心小学校本教材 实用文档 前 言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 艳 丽 的颜色常 常 等使 他们欣慰 和喜 悦 ,乐 于接 受,如 果我们把黑 白 图 片 和彩色图 片 同 时 放 在 他们的面前,儿童将 对彩色图 片 反 映 强烈一些 。 2.儿童在 欣赏过 程 中 ,往 往 注意某 个细 节 的观 察 而忽 视 整 体 或 注意整 体 而忽 视 其它。例 如 一年级 儿童在 观 看 绘 画 作品《 美丽 的风 筝 》时 ,他们全 被 风 筝 上 色彩艳 丽 的花纹 吸引住 了 ,以至 于忘 记 了 手 帕 的存 在 ,变 成 了 看 花。中 、高 年级 同 样 有类 似 的现 象,四 年级 的学生欣赏工 艺作品的刺绣 ,结 果他们全 把刺绣 作品当作绘 画 作品看 。 3.儿童在 欣赏过 程 中 ,通 常 是凭 第 一印 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实用文档 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 觉 记 忆 常常需 要 伴 之 以 听 觉 记 忆 ,尤 其 是欣赏古 今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