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人》观课报告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快乐的人》,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看了该课视频,感受颇多,具体如下: 一、教师的“教”: 1、视频导入,激发了兴趣:徐老师在导入环节,播放了巨人格列佛与小人国的民众一起快乐舞蹈的视频,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快乐的情境,迅速导入了新课,为下一步展开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师生表演,了解了动态:在探究阶段,徐老师鼓励学生上台做动作表达自己的快乐,并以教师自身的肢体动作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人物动态,具体到每一个动作关 系到哪些关节。师生的互动表演,直观明了,寓教于乐,让孩子们的兴奋度再次到达顶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3、作品欣赏,研究了方法:欣赏过程中,教师出示了大师作品、学生作品的图片和 作品实 物,组 织 学生,展开讨 论 ,让学生在轻 松快乐的氛围中自主 探究了各 种 制 作方法。孩子们开心 的观察和 思考 ,自然 而 然 的解决 了本节课的重 点,对 “快乐的人”的特 点、结 构等 有 一定 的了解。 4、尝试制作,掌握了技巧:在探究每一种制作方法时,教师能够及时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和体验,进一步掌握了制作方法和要点。 5、复习回顾,巩固了所学:在欣赏了作品,研究了各种方法之后,教师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使学生更加明确了所学的内容。 6、展示评价,收获了成功:创作结束后,教师让每一个小组的代表逐一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自评、师评的方式,让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 二、学生的“学”: 1、导入阶段,学生随视频一起舞蹈,通过全体参与、一起律动,很好的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充分的解放,在这种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探究阶段,不论是作品欣赏还是方法探究,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有 3 名左右的同学起立或上台展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数学生语言流畅,表达清晰,参与率较高,基本体现了面向全体的原则。 3、创作阶段,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创作活动当中,多数同学按时完成了较完整的作品,体验了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4、展示阶段,有 6-7 名小组代表逐个上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介绍了自己的作品。 5、后面部分小组的同学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很好的参与课堂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