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希望家长做些什么 有这样几句话不知道朋友们听说过吗?批评中长大中的孩子,责难他人;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喜欢吵架;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猜忌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妒嫉;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宽容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忍耐;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分享中长大的孩子,慷慨大方;诚信中长大的孩子,理解真理;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尊重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尊敬;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友善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他人也爱自己。 中国的父母们:我们的责任重大。今天中国的孩子们非常优秀,但是非常困惑;非常聪明,但是不够自信。他们是多年来第一代能够在平安的社会、完整的教育中成长的一代。出生在被信息铲平的世界中,他们必须成为融会中西的精英。有幸出生在拥有选择的时代,但是时代并没有传授他们选择的智慧。当然最重要的:中国的孩子们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最爱,我们的一切。这一个理由就足够让我们共勉,让我们各自成为“我能做到最好的父母”。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配合学校的教育呢? 1、了解学校里孩子的“真面目”。 也许父母们眼中的孩子和教师眼中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形象,这也是家长与教师沟通时的困难所在。家长不相信教师的话,教师不信任家长的话,而每一方都自认为了解孩子。教师希望家长可以理智接受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从家庭的角度予以帮助,不能盲目地偏袒,也不能随意地否定。 在和家长沟通时常听家长说这样的话:其实我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贪玩,所以成绩才不好的。其实,老师眼里也没有笨孩子,但是孩子成绩不好,绝不是仅仅因为贪玩那么简单。造成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在学习方面,老师比家长更有发言权。所以,作为家长,认真倾听一下老师眼里的孩子形象是非常必要的。 2、不要在孩子面前攻击教师。 很多父母都有不满意教师行为的时候,他们会在孩子面前谈论教师,甚至对教师有攻击性言辞,如果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就会抑制教师的教育。教师自身也许是不完美的,我们可以向教师建议或商讨,但却不可以去损毁教师的形象。 3、过问孩子的功课。 检查孩子的功课或过问孩子的功课是一个家长和孩子了解沟通的好机会,教师希望家长可以通过过问孩子的功课来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