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课堂实录一、起师:同学们好,知道今天学习哪课吗?生:知道,丁老师(该班语文老师)刚告诉我们了。师:好,既然大家知道上哪课,请先读一遍课文好吗?主要是读准字音。(大约一分半钟,同学们就读完了)师:哪位同学能给读一下。生 1:(开始读)(读课文是走进文本的基础,文言文必须要读,集体读,再个别读)师:声音洪亮,竟然还含有比较丰富的情感。还没开始正式学你就这么牛了,呵呵!那,他读的有没有有问题呢?生:(沉默了一会儿)没有!师:真没有!下面大家用 3 分钟时间,结合注释揣摩一下,看能否更好地读出语气语调。(读注释,是对教材的最好利用,省时省事。公开课上很多老师不读注释,都用自己的课件)生:(大约两分钟的安静之后,都开始小声地揣摩朗读)师:我们班谁读得好啊,做个示范?生:(异口同声)方岩涛(音)师:谢谢,请。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示范,而不是老师自己示范,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又给了信心。)师:真好!呵呵,因为是刚刚接触这篇课文,我们暂时先不请同学评价方岩涛的朗读。大家已经将文章读过几遍,是不是对大概意思有了了解?生:是的!(起——朗读。文言文教学,首先是朗读,这是符合学文言文的规律的。)二、承师:好,用北方的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现在呢,我出一个难题来考考大家。请问:这篇文章是关于谁和谁的故事?注意,分别用三个字回答!(读解结合)生 2:陈康肃、卖油翁生 3:陈康公、卖油翁生 4:康尧咨、卖油翁……(大家争论不休)(学生对文言文中人名、字、号还不清楚)师:看来,卖油翁没问题,前面那个人争议比较大。请大家看看注释 1,本文选自?学生们看注释,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有删节。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谥号文忠,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代文学家。师:明白了吗?生 5:明白了,这个人叫陈尧咨,康肃公是他的谥号。生 6:应该是康肃是他的谥号。师:是康肃。(出示 PPT)请同学们齐读:(穿插恰到好处。讲解了字、号的知识,又介绍了人物)一、谥号,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二、古人的名多用于自称,称呼别人多用字,有名气的要称号,死者一般都要称谥号。三、古人称号表示尊敬,称谥号更有尊崇之意。公是对男子的尊称。四、陈尧咨,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