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公司2011年3月宝钢能源管理体系介绍内容内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的功能内部需求外部需求3++能源管理具有全员、全流程、全方位的特征,包括从产品设计到销售的所有环节,涉及到所有员工和上下游工序,包括从能源采购到消耗回收的全过程。能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企业外部要求和降低能源成本。国务院提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政府的减排承诺企业外部:来自各级政府的节能压力企业外部:来自各级政府的节能压力企业内部:快速上升的能源成本压力企业内部:快速上升的能源成本压力100%208%204%143%238%357%128%125%103%140%127%122%126%103%141%120%80%130%180%230%280%330%38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能源总成本指数能源消耗总量指数钢产量指数以离线管理为特征的能源管理已不能适应内外部对能源管理的要求,表现在:节能目标难受控,能源指标体系不能满足管理深度需求;生产、成本、设备等专业管理不能实现协同甚至相互矛盾;能源计量和统计准确度不能满足管理需求;基层用能岗位的节能措施不具体且动力不足;节能技术应用进程缓慢;能源管理“三无一有”:无边界、无标准、无资源、有压力。能源管理必须突破和变革能源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能源管理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方法化:实现方法上的改变;长效化:方法固化具有可持续性;全员化:全员参与并有流程保证;“先走一步,领先一步”“先走一步,领先一步”宝钢能源管理的发展8宝钢能源管理体系与其它体系的区别宝钢能源管理体系与其它体系的区别存在问题存在问题体系要求体系要求能力提升能力提升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体系工具体系工具制定流程制定流程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满足要求满足要求•其它体系•其它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宝钢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历程2008.4提出能源管控体系;2008.8策划能源管控体系的六个模块;2008.10能源管控体系正式实施;2008.12能源管控体系在金融危机中取得实效;2009.1能源管控体系在宝钢股份内推广实施;2010.8能源管控对照国家标准进行完善;2010.9国金恒信对宝钢总部进行初审;2010.10建立能耗基准和标杆管理;2010.11能耗源管理进入岗位规程;2010.11国金恒信对宝钢总部第二阶段审核;2011.1宝钢股份总部通过国家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的综合管理体系内容内容•原则•内涵•模式•特色•原则•内涵•模式•特色宝钢能源管理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宝钢能源管理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否解决问题为标准。体系是提升能源管理效率的工具不是目的。根据能源管理全员、全流程、全业务的特点确定体系的管理范围、分工、内容。体系管理部门与能源管理部门密切合作,与原有体系和能源管理网络充分融合,体系是在原有体系平台上运行的不是另搞一套体系。以影响能源效率的“三流一态”四个方面为体系管理对象,对原有能源管理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有效延伸。“三流一态”是制造流、能源流、价值流和设备状态的简称,是影响钢铁企业能源使用效率最重要的4个方面,也是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对象。“三流一态”的基本内涵“三流一态”的基本内涵制造流:包括从铁矿石进厂到钢铁产品销售各个生产和加工环节,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和铁钢损耗对能耗的影响。能源流:包括各种能源的采购、存储、加工、输配、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价值流:从能源成本的角度衡量制造流和能源流各个环节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能源成本最小化的目标服务;设备状态:包括从各种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用能过程的效率、维护和能效监管、报废更新的全过程管理。“三流一态”能源流制造流价值流设备状态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工序能耗铁钢损耗盈利能耗余能装置能源转换过程能耗产品能耗设备故障余能回收生产组织能源成本能源计量系统放损生产工艺能源性价比功能精度领导和组织保障人员能力和培训能源计量保障会议和信息沟通制度15宝钢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宝钢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PPAADDCC1.基于“三流一态”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2.具有宝钢特色的能源因素3.节能技术和节能项目管理1.基于“三流一态”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2.具有宝钢特色的能源因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