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 2023《道德与法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卷及局部答案〔两套〕 一、填空题 1.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构建课程的根底。 2.过程评价要更关注发挥评价的〔鼓励〕和〔改良〕功能。 3.以〔社会开展〕和〔学生生活〕为根底,构建综合性课程。 4.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 6.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表达。 7.健全人格是指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安康的生活态度。 8.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达,反响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9.课程资是进步〔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 第 2 页 共 7 页 10.坚持〔目的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 11、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法治兴那么国兴,法治强那么国强。进步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开展)的必然要求。. 12、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 13、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社会开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标准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展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 14.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 15、道德者与法治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理论性)。 16.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 17、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才能)。 18、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第 3 页 共 7 页 19.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开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不断扩展学生的〔认识〕和〔生活〕范围。 20.(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二、判断题 1、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价值观念、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育人的功能。〔 √ 〕 2、道德与法治课程努力培养学生适应将来开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才能,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开展方向,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建立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