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慢病的健康管理曾远征2012.8.16本课内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什么是慢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遗传或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非致病微生物因素导致的机体代谢异常,多造成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的损害,最终可导致死亡的一类疾病。•特点:发病缓慢不易察觉;病程漫长或长达数十年;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发展。慢病的主要疾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超重和肥胖•糖尿病(Ⅰ、Ⅱ)•心血管疾病(心梗、脑卒中等)健康的概念•健康包括:身体各项指标正常,无疾病;心理健康。•标准体重•血压正常•血生化指标正常•心理健康超重与肥胖的健康管理•肥胖是慢病的发病基础•控制体重是预防慢病的首要措施•控制体重的关键是:出入平衡,即摄入与消耗的平衡肥胖的流行病学•单纯性肥胖占肥胖者的95%,发病与生活水平正相关。欧美发病率高达20%~33%。我国发病率也在升高。•对健康的危害:引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正常体重的标准简易计算:1、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40岁)身高(厘米)-100(>40岁)2、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0.9允许范围:±10%•消瘦:<标准体重20%•较瘦:<标准体重10%•超重:>标准体重10%•肥胖:>标准体重20%体质指数BMI•BMI=实际体重/身高㎡•国内标准:BMI>25为肥胖•国外标准:BMI25~29为超重;BMI≥30为肥胖;BMI≥40为重度肥胖腰臀比值•腰围:12肋缘下水平•臀围:臀部最大周径•腰臀比值:<0.72•肥胖并发症:男性>1.0;女性>0.9男性理想体重(kg)女性理想体重(kg)肥胖的诊断•单纯性or继发性?•测算标准体重和体质指数•局部脂肪厚度测定(B超等)向心性肥胖;皮下性肥胖•诊断:肥胖度;体重指数;皮下脂肪厚度超重、肥胖的饮食原则•饮食治疗必须与运动治疗相结合•改变摄食行为•低热能饮食(降低总热能摄入,其中高糖、低脂、低蛋白)•平衡维生素、矿物质和高膳食纤维•限盐限嘌呤•长期坚持选择低热能食物•不宜选择的食物:含高脂、高糖的•宜选择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正确的烹调方法:少煎炒烹炸;多蒸煮焯拌。(如:炸鸡腿,清炖?)热能摄入标准•原则:低于正常所需热能的10%±•正常需要:30kcal/kg.日•超重或肥胖者:20~25kcal/kg.日合理安排每日饮食•根据饮食习惯,结合具体情况,参考年龄、身高、实际体重、活动强度、季节等因素,拟定每日热能摄入量。各类食物每日摄入量举例(一)•男性,55岁,办公室工作,身高170厘米,体重88公斤•计算结果:标准体重应为70;多18;18÷0.7=25.7%,肥胖。•每日所需热能=标准体重×热能供给量=1400~1750kcal/日举例(二)•可选食物:谷薯类(粗细搭配);蔬菜水果(茎、叶类,菌类);瘦肉类(禽、蛋、奶、鱼、豆腐);烹调油(植物油);坚果(少)等•少选食物:高脂的如油炸类;高糖的如甜食类;易消化吸收类如糊糊类;。。。。等1500kcal/天食谱举例•早餐:豆浆250ml,馒头片35克,鸡蛋1个•加餐:苹果1个(100克);荷叶茶•中餐:米饭(粳米100克);笋干烧肉(瘦猪肉40克,笋干25克);芹菜香干(芹菜100克,香干30克);菠菜汤(菠菜100克)•晚餐:米饭(粳米70克);清蒸鱼(草鱼100克);素炒胡萝卜丝(150克);菜汤(小白菜100克,虾皮)•加餐:苹果1个(100克)超重与肥胖的运动•根据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动•运动的关键在坚持。•目的:保持出大于入的趋势,逐步减少热能储存,达到渐少体脂。•监测体重变化。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基础代谢:运动后↑,持续1~2小时,至10小时。比不运动增加8%~10%•食欲增加,食物热效应增加,总热能消耗增加。•热能消耗:肥胖对运动的耐受性差•身体成分:体脂减少,肌肉增加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酶活性增加,脂肪分解增加•代谢活动增加,对激素敏感性增加,脂肪的代谢转换率增加•小强度长时间运动动用酮体,游离脂肪酸供能•甘油三酯的清除率增加•长期运动降低血浆胆固醇•HDL-C水平增加运动量的设定•每周减轻体重0.45kg较适宜•每日亏空热能500~1000kcal•即3~5次运动/周,20~30min/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