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1《种群的特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并说出其原因。 (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2、能力目标: (1)通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实验学会本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间的探究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及勇于实践的能力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种群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 2、难点: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三、课时安排: 预计 3课时 ,总 10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世界上任何生物个体都是不能单独生活的!每个生物个体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生物个体打交道——包括同种的和不同种的。 在前三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生物体可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其中我们把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一、种群的概念 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2、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 注明: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例 1】:以下描述的是种群吗? A、赣江和长江里的鲫鱼 B、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C、池塘里所有的雄性蟾蜍 D、峨眉山上全部的藏猕猴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A、 B 、C 不能描述为种群的原因,归纳总结种群概念的要点: 1、一定自然区域 2、同种生物构成 3、全部个体的总和 总结:种群的不同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这使种群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 设问:到底种群有哪些特征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 ·2· 种群密度= 二、种群的特征(重点) 每一个种群都有大小之分,要描述两个种群数量时我们引入种群密度的概念。 1、种群的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计算方式: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3)特点:①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同的,同一物种在不同时期种群密度也是不同的。 (4)意义:种群的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在农林害虫的预报、渔业捕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