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药与天然药物特殊性及评价原则第二节药学研究第三节临床前药理研究第四节药动学研究第五节临床前毒理评价第六节临床研究主要内容第一节中药与天然药物的特殊性及评价原则中药材是天然药物的重要资源之一,中医药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依据其理论设计和使用中药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药典(一部)规定中药材的质量要求包括:基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等是中药材与饮片特有的检查与说明项。就制剂而言,除处方外,药典引入了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制法。与化学药物原料与制剂分段生产、分段控制不同,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涵盖了从原料加工到制剂成型的全过程,同时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大多数以原药材或粗提物为原料制备而成。因此,中药和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在质量控制理念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化学药物更加注重终端产品控制(如纯度、结构),而中药和天然药物则注重过程控制(制法)。中药研发实例:经典复方生脉散的研究与开发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生脉散有以下特点:1.该方是治疗气阴两虚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剂;2.该方在历代书籍记载中各个组成药物的剂量及比例各不相同;3.该方各组成药材存在多来源、多炮制品现象。因此对该方的评价与开发应重点关注以上问题。1.药效学研究鉴于生脉散及相关制剂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同时该方的方证是气阴两虚证,治则为益气养阴。2.药学研究用什么药材组方、按什么比例组方是传统方剂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天然药物研发实例:麦冬的研究与开发前期研究证明麦冬皂苷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特点有别于化学药物的钙通道、B受体、血管紧张素受体等,进一步的研究证明麦冬皂苷的抗炎、抗心脑血管活性与抑制NMMHC2A相关。麦冬皂苷源于中药麦冬,但对麦冬皂苷的研究思路和临床治疗主要是以现在疾病为对象,体现了天然药物研究的特点。第二节药学研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则中规定,中药与天然药物新药申报材料的药学研究部分较化学药品多出以下相关要求:1.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2.药材生态环境、生长特征、形态描述、栽培或培植(培育)技术、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等,3.药材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并提供药品标准物质及有关资料,4.提供植物、矿物标本,植物标本应当包括花、果实、种子等。中药与天然药物相关资源研究的前期工作应包括药材种类、产量、商品流通以及资源更新能力等方面的调研。中药材资料与中药产业化发展相互制约影响,不当的开发利用很可能导致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这也是在中药开发研究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中药新药的研制要保障中药材来源的稳定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关注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1.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来源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剂型选择、提取路线设计、技术条件优选等均需满足临床的需要,其中中药需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要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并尽可能提高质量标准,使所研制的新药安全、有效、可控、稳定。工艺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2.中药与天然药物制备工艺研究Ⅰ类新药由于成分明确,只需对该有效成分针对性地设计相关提取分离工艺和制剂工艺,并结合相关质控方法予以评价。ⅡⅢⅣ类新药一般更侧重于相关制剂工艺。Ⅴ类新药主要涉及的是有效部位及其制剂。ⅥⅦ类新药为剂型改制类药物,其工艺研究主要也是制剂工艺研究。Ⅷ类新药涉及对处方的分析。2.中药与天然药物制备工艺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中药新药的质量控制也以物质基础研究为前提。物质基础研究即明确药品中的有效成分,为质量控制和工艺研究确定评价的依据,常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经典的植物化学分离纯化的技术获得化学成分,鉴定其结构并检测其活性,以确定合理的质控指标。近年来又逐步发展出生物活性导向分离、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生物色谱法等新的方法和技术。3.中药与天然药物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研究第三节临床药理研究1、中药、天然药物的非临床药效学试验研究余姚根据其立体依据、功能主治、适应症等,原则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主要药效学及次要药效学研究。2、一般主要药效学研究需要提供两种动物模型的试验。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