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第8章 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 激光医学是激光技术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1960年,Maiman发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1961年,Campbell首先将红宝石激光用于眼科的治疗,从此开始了激光在医学临床的应用。1963年,Goldman将其应用于皮肤科学。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二氧化碳激光器的作为光学手术刀的出现,逐渐在医学临床的各学科确立了自己的地位。1970年,Nath发明了光导纤维,到 1973年通过内镜技术成功地将激光导入动物的胃肠道,自此实现了无创导入技术的飞速发展。1976年,Hofstetter首先将激光用于泌尿外科。随着血卟啉及其衍生物在 1960年被发现,Diamond在 1972年首先将这种物质用于光动力学治疗。在医学领域中,激光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在临床上激光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被各临床学科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在基础医学中的细胞水平的操作和生物学领域中激光技术也占有重要地位。另外,还可以利用激光显微加工技术制造医用微型仪器。再者,利用全息的生物体信息的记录及医疗信息光通信等与信息工程有关的领域,从广义来讲,也属于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本章主要对医学临床,重点是激光对诊断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由于诊断和治疗在本质上都是利用激光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因此,有必要首先对这些基础进行介绍。在 8.1节中归纳介绍了生物体的光学特性、激光对生物体的作用、激光在生物体中的应用特点等内容;然后在 8.2节中通过典型的治疗应用实例,介绍了激光在外科、皮肤科、整形外科、眼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等领域中的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等;在 8.3节中重点围绕诊断中的应用,介绍了生物体光谱测量、激光计算机断层摄影(光学 CT)、激光显微镜等。在 8.4节中,对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的激光装置与激光转播路线的开发动向进行介绍。最后 8.5节对激光医学的前景作了展望。 8.1 激光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8.1.1 生物体的光学特性 假设生物体中入射的单色平行光强度为0I ,若生物体是均匀的吸收物质,根据 1.5节证明的(1-89)式,入射深度为 x处的光强度 I 可用下述关系式表示 xaII00 exp (8-1) 其中0a 为吸收系数(参见图 8.1)。但是,由于生物体对光是很强的散射体,因此生物体内光的衰减不仅由于吸收,而且取决于散射的影响。在不能忽略散射的条件下,上式可用衰减 289 系数ta 和散射系数sa 改写为 xaIItexp0 (8-2) staaa0 (8-3) 进一步再考虑生物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