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分类法 ABC 分类法(Activ 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目录 [隐藏] 1 什么是ABC 分类法 2 ABC 分类法应用说明 3 ABC 分类法的基本程序 4 ABC 分类法的具体步骤 5 ABC 分类法的举例 6 案例分析 o 6.1 案例一:ABC 分类法在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分析[1] 7 参考文献 8 相关链接 [编辑] 什么是 ABC 分类法 ABC 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 、ABC 分析法、ABC 法则、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ABC 管理法、abc 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 A、B、C 三类,所以又称为 ABC 分析法。 ABC 分类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1879 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 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 ABC 法。1951 年~1956 年,约瑟夫·朱兰将 ABC 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 年,彼得·德鲁克( 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 ABC 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编辑] A B C 分类法应用说明 ABC 分类法是根据事物在技术、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列,从而实现区别对待区别管理的一种方法。ABC 法则是帕累托 80/20 法则衍生出来的一种法则。所不同的是,80/20 法则强调的是抓住关键,ABC 法则强调的是分清主次,并将管理对象划分为 A、B、C 三类。 1951 年,管理学家戴克首先将 ABC 法则用于库存管理。1951 年至 1956 年,朱兰将 ABC法则运用于质量管理,并创造性地形成了另一种管理方法——排列图法。1963 年,德鲁克将这一方法推广到更为广泛的领域。 1.ABC 法则与效率 面对纷繁杂乱的处理对象,如果分不清主次,鸡毛蒜皮一把抓,可想而知,其效率和效益是不可能高起来的。而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对象,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