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山仰止》教学设计 温中 公开课

《高山仰止》教学设计 温中 公开课_第1页
1/7
《高山仰止》教学设计 温中 公开课_第2页
2/7
《高山仰止》教学设计 温中 公开课_第3页
3/7
《高山仰止》教学设计注:粗体为幻灯出示读法建议一:读《论语》有这样几种态度。 1. 把论语当作语言材料,作为学习古代汉语的 途径; 2 把论语作为研究孔子的材料; 3. 把论语与自己联系起来的读法。这第三种读法其 实就是一体悟,是在前两种的基础上的提升。所谓体悟,从身体力行中发现孔子,再从感悟中践行,循环上升,人也就不断走向“圣”【第一部分】学生眼中的孔子。通过学生对老师的感情、评价,让我们重新塑造孔子的形象。在儒家的著述中,对孔子的人品有许多不同的描写。学生说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有威仪,但不凶猛。恭而有礼,但无拘束,一切安详自适,正可谓刚柔相济,温厉并用。”这就是孔子德行自然的显露。望之、即之、听其言:三种不同的方法观察老师,说明老师在不同程度的表现。望之,远观;即之,亲近;听其言,交流。对老师的认识由浅到深,而对老师的评价也就全面起来。朗读第 59MC9.11)(19.23)(19.24)在学生眼中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亦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渊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卓尔学问渊博这样的学生说想去追随老师,用尽自己的才能,但仍然无路可走,难怪,这位“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让人觉得“高山仰止”了一一出示高山仰止的不同涵义:“高山仰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郑玄:“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解释为“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朱熹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止,二人都解释为语助词。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学生心目中的老想见其为人。一一司马迁《孔子世家》太史公说:《诗》上有言道:“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 ” 虽然我达不到这个境地,但心中总是向往着他。我读了孔子的遗书,想见得到他为人的伟大。(咼山仰止:比喻对咼尚品德的仰慕)子贡比喻孔子学说的高深,吕墙之喻说明自己不如老师 0其他贤人与仲说明毁谤仲尼只不尼相比(丘陵过是自不量力之于日月)学识渊博,品行高深至尊至敬孔子完全靠自修,超越了家境的贫困卑微,也超越了人生际遇的许多委屈无奈,子贡的评价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学生对一位老师的评价,这是一位智者对一位先贤至圣的评价,其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山仰止》教学设计 温中 公开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