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经济结构汇报会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按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听取各县市区分管负责同志、市直农口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有关涉农部门的负责同志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情况汇报,并对如何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作一些深入的研讨。刚才听了几个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发言,感觉大家会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比较充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思路和举措。下一步,关键是要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今年以来,各县市区、市直各涉农部门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这个主题,做了很多工作,总体开局良好。但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县市区和部门对如何转方式、调结构还不得要领,在工作安排上仍然过于按部就班,这样就很难有创新。今年4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在不同会议上对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新跨越这个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果我们仍然按部就班地按照原来的方式开展工作,再造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恐怕很难。按照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想保持领跑者地位,就必须有一个新的跨越,否则很难与整体工作相平衡。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问题,在前期召开的涉农部门务虚会、现代农业投入会等几个会议上,我都讲过,这里不再多说。今天主要就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讲几个具体问题。一、为什么要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前段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同志就经济工作特别是如何转方式、调结构到山东调研,在充分肯定山东工作的同时,提醒我们一定要警惕中等收入陷阱。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10000美元时,就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再继续发展,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结果,一些国家很顺利地第1页共11页全面实现了现代化,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像欧美一些工业化国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完成了现代化;日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基本上完成了现代化,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韩国、台湾、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顺利地完成了过渡,实现了现代化。第二种结果,大部分国家长期在中等收入这一阶段徘徊,很难跳出这个陷阱。像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亚洲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家,在上世纪70-80年代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目前这些国家仍然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还是处在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应该说搞得比较好,城市化也很成功,人均gdp也比较高,但不能认为人均gdp达到比较高的程度,现代化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完成。因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两个不等值的概念,不能说工业化完成了,现代化也随之完成。现代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现代化,它的标准更高,衡量指标更多,涵盖的内容更丰富,包括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问题、城乡差别问题以及官员的腐败问题,等等,特别是农业农村的发展问题。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妥善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不能很好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不能有效地调剂贫富悬殊,这个国家就不能迈入现代化国家或发达国家行列。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认真地处理好社会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问题,城市和乡村要协调推进,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上去了,农民收入上去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现代化才能够顺利实现。对我市而言,同样如此。一是从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来讲,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必须实现新跨越。去年我市的gdp是272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8亿元,人均gdp为4443美元,已跨入中等收入的行列。按照正常的增长速度发展,再用5-10年的时间,全市的人均gdp肯定会超过1万美元。单纯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指标来看,我们完全能够完成工业化,但是能否在10年内实现现代化,很不好说。东南亚和南美、非洲一些国家之所以长期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可以知道,还是农业农村问题没有处理好,由此引起了社会矛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