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辐院培训教材 辐 射 防 护 核清洁项目组 2 0 0 4 -8 -2 0 引 言 秦山第二核电厂规定:凡是在核电厂控制区内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把辐射防护培训列为基本安全授权必须的培训。核清洁项目组针对自已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设置了辐射防护培训教材。 培训对象是核清洁现场操作员,只有通过RP1培训和考核的人员才能获得授权上岗,RP1培训的目的是使员工: — 了解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 — 了解工作现场的辐射风险; — 掌握辐射个人防护的基本方法和实用措施; — 在辐射防护安全方面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保证其行为不得对其他人的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一章 辐射防护的的基本概念 1.1 辐射的基本概念 1.1.1 原子的组成 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进行化学反应的基本的单位。 原子是由质量相对较大、体积较小,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其高速运转的轨道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由 A个核子组成(A是质量数),其中有Z个带正电荷的质子(Z是原子序数)和N个不带电荷的中子(N=A-Z)。 在所有稳定原子中,轨道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原子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带电的。 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便会得到或失去负电荷。呈负电性或正电性的原子称为离子。 同位素:所有的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不同质量数的核数。 1.1.2 放射性 不稳定的原子核,总是自发地以释放出粒子(α 、β 、n)或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以逐步达到稳定状态,此过程叫衰变。 在衰变过程中放出粒子和光子的现象叫放射性。 具有放射性的核素叫放射性核素。 所有的由一各或多种放射性核素构成的物质叫放射源。 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单位:衰变/秒(贝克—Bq)。 我们把某种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数目衰减到它初始值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该种核素的半衰期。用符号 T1/2表示。 1.1.3 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是指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多种射线类型的总称。包括:由外层空间到达地球的宇宙射线、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体内的放射性物质。 人工放射性:是指人们由于核试验、医疗、核动力生产所产生的放射性。 中国人由天然辐射源受到的平均剂量约为 2mSv/年。 北京-上海往返飞机一次飞行的剂量约为 0.8mSv。 医疗照射的剂量水平 诊断方法 剂量水平 胸透 0.5~1mSv/次 拍片 头 3~5mSv/次;胸 0.4~1.5mSv/次;腰椎 10~40mSv/次;胸椎 7~20mSv/次 CT 腹 25mSv/次;腰椎 35mSv/次;头 50mSv/次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