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 1 一、填空题 1 .机电一体化包括六大共性关键技术:精密机械技术、 、 、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 。 2 .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系统工程、控制论和信息论是机电一体化的 基础,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奠定了 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有一个从 状况向 方向发展的过程。 3 .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 、 、执行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和接口。 4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动力部分的要求是用尽可能 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 的功能输出。 5 .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匹配性要求,要求执行部分的刚性 、重量 、实现组件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提高系统整体 。 6 .机电一体化系统一方面要求驱动的高 和快速 ,同时要求对水、油、温度、尘埃等外部环境的 和 。 7 .自动控制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目标 。 8 .伺服传动技术就是在 的指挥下,控制驱动元件,使机械的运动部件按照指令要求运动,并具有良好的 。 9 .拟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可归结为 、 和 。 1 0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部件的摩擦特性的要求为:静摩擦力尽可能 ,动摩擦力应尽为可能小的 斜率,若为 斜率则易产生爬行,降低精度,减少寿命。 1 1 .运动中的机械部件易产生振动,其振幅取决于系统的阻尼和固有频率,系统的阻尼越 ,最大振幅越 ,其衰减越快。 机电一体化系统 作 业 1 姓 名 : 学 员 : 得 分: 教师签字: 机电一体化系统 2 12.在系统设计时考虑阻尼对伺服系统的影响,一般取阻尼比ξ在 到 之间的欠阻尼系统,这样既能保证振荡在一定的范围内,过渡过程较平稳,过渡时间较短,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13.间隙将使机械传动系统产生 ,影响伺服系统中位置环的 。 14.在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 原则选择总传动比,以提高伺服系统的 。 二、选择题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之一:接口的基本功能是( ) A.交换 B.放大 C.传递 D.以上三者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是( ) A.动力部分 B.执行机构 C.控制器 D.接口 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这一功能的是( )。 A.机械本体 B.动力部分 C.控制器 D.执行机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