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全国教育学专业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能力检测试题 D 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考号: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西塞罗2、场依存认知风格者偏向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 D.有意义学习3、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4、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第 2 页 共 1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嘘声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B.外部、稳定的归因C.内部、不稳定的归因D.外部、不稳定的归因6、陶行知创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A.解决普及教育额师资问题B.培育学生的制造精神C.发挥优秀学生的帮扶作用D.尽早完成儿童的社会化7、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讨论,教育行动讨论重视老师的参加,强调( )A.与理论的分离B.实践问题的解决C.老师的独立讨论D.讨论结论的迁移8、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进展理论9、创制文法、修辞、辩证法科目,为后来“七艺”成型奠定基础的是( )A.智者派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学派10、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进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A.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B.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C.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D.学生进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进展11、讨论者在某小学进行阅读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经测验得到:三年(一)班( 25 人)的第 3 页 共 1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平均分是 85 分,三年(二)班(29 人)的平均分是 87 分。问三年级的平均分是( )A.85 分B.87 分C.8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