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4 7 第1 6 章 玻璃的加工 成形后的玻璃制品,除了极少数(如瓶罐等)能直接符合要求外,大多还需进行加工,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制品;某些平板玻璃在进行工艺加工前,还需对玻璃原片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可以改善玻璃的外观和表面性质,还可进行装饰。 本章主要介绍玻璃的冷加工及热加工,现分述如下。 1 6 .1 玻璃的冷加工 玻璃的冷加工又称机械加工,在常温下,通过机械方法来改变玻璃及玻璃制品的外形和表面状态的过程,称为冷(机械)加工。冷(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有:研磨与抛光、切割、磨砂、喷砂、刻花、砂雕、钻孔和切削等。 1 6 .1 .1 研磨与抛光 玻璃的研磨与抛光是将不平整玻璃表面进行加工,成为平整而光洁的表面;或者是将玻璃毛坯制品的形状、尺寸经研磨和抛光,达到规定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而且表面又很光洁的冷加工方法。目前玻璃的研磨和抛光,使用最多的是光学玻璃和眼镜片的加工;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压延法夹丝平板玻璃需要研磨与抛光;微晶玻璃基片和某些方法生产的超薄玻璃基片等也需要研磨和抛光。 玻璃的研磨分粗磨和细磨,粗磨是用粗磨料将玻璃表面或制品表面粗糙不平或成形时余留部分的玻璃磨去,有磨削作用,使制品具有需要的形状和尺寸,或平整的面。开始用粗磨料研磨,效率高,但玻璃表面留下凹陷坑和裂纹层,需要用细磨料进行细磨,直至玻璃表面的毛面状态变得较细致,再用抛光材料进行抛光,使毛面玻璃表面变成透明、光滑的表面,并具有光泽。研磨、抛光是两个不同的工序,这两个工序合起来,称为磨光。经研磨、抛光后的玻璃,称磨光玻璃。 1 6 .1 .1 .1 玻璃研磨与抛光的机理 多年来,机械研磨、抛光机理,各国学者研究的很多,共存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类不同的理论:磨削作用论;流动层论;化学作用论。 磨削作用论:对于研磨,较多学者认为以磨削开始。1 6 6 5 年虎克提出研磨是用磨料将玻璃磨削到一定的形状,抛光是研磨的延伸;从而使玻璃表面光滑,纯粹是机械作用。这一认识延续至十九世纪末。 流动层论:以英国学者雷莱、培比为代表,认为玻璃抛光时,表面有一定的流动性,也称可塑层。可塑层的流动,把毛面的研磨玻璃表面填平。 化学作用论:英国的普莱斯顿和苏联的格列宾希科夫,先后提出在玻璃的磨光过程中,不仅仅是机械作用,而且存在着物理、化学的作用,是以上三种或其中两种理论的综合。 (1 ) 玻璃的研磨机理 玻璃的研磨过程,首先是磨盘与玻璃作相对运动,自由...